Search

【權利與責任】
#能負多少責任就擁有多少權力

「媽媽我想吃荔枝」
  • Share this:

【權利與責任】
#能負多少責任就擁有多少權力

「媽媽我想吃荔枝」
唯可在非用餐時間提出吃荔枝的要求

「可是現在不是用餐時間耶,我們之前討論過,媽媽只有在用餐時間會協力整理,因為我不希望有食物掉在桌上跟地上,這樣容易長螞蟻跟蟲蟲」
「我會自己拿衛生紙接著吃,我可以自己收好」
「你如果可以自己負責整理乾淨就自己決定吧」

接著我一邊看書一邊偷偷觀察唯可的動作
他拿了一張衛生紙墊著,自己撥開荔枝來吃
吃完用衛生紙將殼跟籽包好拿去丟掉
檢查桌面並擦乾淨後,去洗手擦嘴巴

「媽媽我整理好了」
說完就跑去自己玩了

我看著,3歲小孩小小的背影
感嘆著,小孩真的長好快阿
#照片中那個會吃的到處都是的寶寶如今已長大了

/
我們家對於設定用餐時間這件事
主要是因為小孩吃東西很容易弄得到處都是
我本身又是有點潔癖的人
一方面理解孩子有探索食物
以及動作發展練習等需求
另一方面我也有美感秩序
安心預期以及當責共好等需求
透過討論與孩子們得出的共識就是
👉設定每日的用餐時間
如果你有吃的需求,請在用餐時間吃東西
這樣我才有心理準備來面對即將發生的狀況

我時常跟孩子們說

「你能負多少責任,就擁有多少權力」

想要有自由創作的權利,就要有能收拾乾淨的能力
想要帶任何東西出門,就要能自己拿以及自行保管
只要孩子能照顧好自己與環境,並且與他人共好
我覺得沒有絕對一定要怎麼做
就像成人也會想在非用餐時間吃點心跟宵夜
只不過我們有能力整理乾淨也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
如果小孩也能做到跟成人一樣的事,why not?

✏️本日金句:
「不要小看孩子,他們往往都比我們所想像的要能幹多了」

#教養需要與時俱進
各種常規與做法可以保持點彈性
並隨著孩子的年齡與能力去做調整
不過對我而言教養的目標從沒有改變

♥與孩子一同成長,成為彼此的夥伴
♥建立平等、自立與共好的親子關係

我們家朝著這個目標走了三年
我很感謝當時自己的勇氣與不放棄
走的過程可能沒什麼太大的感覺
但是當你回頭一看
就會發現已經離原點有段距離
也會看到親子一同成長的軌跡❤

#正念育兒 #正向教養 #意識父母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